加深數據應用借鑑英美

政府和企業發展大數據必然經歷3階段:數碼化、數據化、智能化。在隨着內地開展智慧城市,數據滙聚以至開放必不可少。大城市的好處是數據資源豐富,但部門間的「數據孤島」現象也很明顯;相反,新開發的城市數量資源較貧乏,卻較容易集中,而且開放政策更靈活。

根據筆者的經驗,只有開放政府數據策略並不夠,鼓勵使用這些資源為城市服務同樣重要。因此,香港在數據開放上遇到的問題並不特殊,英美兩國10年前已開始發力,有很多經驗可供我們學習。

例如美國政府把大數據視為強化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大數據研究和生產計劃已被提高至國家戰略層面。2009年至今,Data.gov(美國政府數據庫)全面開放了40萬種聯邦政府原始數據集,同時宣布採用新的「開源政府平台」管理數據,代碼將向各國開發者開放。為了加大投資大數據相關研究,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宣布斥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以美國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為首,開始與民間企業或大學展開多項大數據相關研究開發。多個政府部門加強應用大數據技術,導入海量數據採擷高價值資訊,大幅縮減數據從搜集到分析的時間。大數據已經在美國健康醫療、公共管理、零售業、製造業等領域產生了重大的經濟效益。

同樣,英國政府在2011年發布了對公開數據進行研究的戰略政策,探索公開數據在商業創新和刺激經濟增長方面的潛力,並建立開放式數據研究所。2012年5月,世界首個非牟利開放式數據研究所ODI(Open Data Institute)在英國成立,用於收集各類型數據及推動技術開發。英國政府持續大力投資發展大數據技術,在2013和2014年分別注入1.89億及2.6億英鎊,加深大數據技術在政府部門工作中的使用。英國政府近年發布各層級的數據資源,並通過高效率使用,提升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直接或間接為英國增加了490億至660億英鎊的收入。

這些公開數據產生的經濟價值巨大,並能幫助私營企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社會價值。南韓和新加坡正在急起直追,也成為了內地城市的學習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