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精準分析解謎

這次寫的兩則事件看來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但毫無疑問,由古至今我們都在追求精準分析的可能,直到大數據出現,很多從前的難題才被逐個破解。

「颶風」一詞在古代文獻早有出現,例如《南越志》記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颶風的意思是令人害怕的無定向風。至於「颱風」一詞,其實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古人常依據經驗,根據風向、動物異象、較大的深海魚來到淺海等指標,預測颱風的來臨。

到了現代,儘管氣象分析技術不斷進步,但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全球颱風預報還未達到精準水平,對於最大風速、降水量預測等都存在盲點。根據上海颱風研究所的研究,颱風24小時內路徑預報誤差每收窄1公里,可減輕直接經濟損失約0.98億元人民幣。換個角度看,大數據可以從人流與空間分析着手,加強針對颱風的災害評估,對於協助民眾應變及事後處理還是有很多創新空間。

中國醫學很早就記載了糖尿病,唐代醫家根據多尿、多飲、多食等症狀之輕重,把糖尿病分為上、中、下三消論治,而且早已認為飲食及情緒對糖尿病有很大影響。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接近5億人,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報告,美國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到3000多萬人,是第七大病患殺手。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患者需要進行嚴格的自我管理。龐大的患者群驅使了創新科技公司的關注,嘗試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及生活管理工具。Bigfoot Biomedical研製了一種自動化胰島素給藥系統,被稱為「人工胰腺」,該系統會觀察患者對食物、運動和胰島素的反應調整劑量。

人工胰腺系統將改變糖尿病患者管理自己身體狀況、降低併發症風險的方式。有公司推出了符合HIPAA法規、相容性廣泛的網路和移動App,跟糖尿病設備和主要的健康、運動追蹤器同步,收集血糖、胰島素、血壓、飲食和體重等數據;再把這些數據與食物、運動、藥物和其他數據聯繫起來,經過分析改善自我管理和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