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一 2019-04-28
纽约市前市长、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曾这样说过:“改进城市的运作方式是改善全球数以亿计人口生活的最好途径。”而如今这最好的途径便指向了智能城市。
10年前,在中国,智能城市仅是一个尚在实验室中的概念。而现在,许多国家、城市已经将智能城市建设得如火如荼。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城市?智能城市的构建框架又是什么?
要了解智能城市,不妨看看这样一本书——《数据驱动的智能城市》。本书是纽约市前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哈佛大学教授苏珊·克劳福德的强强联合之作,由阿里巴巴集团前副总裁车品觉担任翻译,并全程导读。本文也通过与译者车品觉的对话,为智能城市建设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城市向智能城市进化。
深入城市的微细血管
读书周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在相关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政务服务’”。对应到政府治理上,大数据的价值意义在哪?
车品觉: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
我认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旨是快速响应城市中突发或者潜在问题的能力,而当中的关键是管理者有没有数据化思维和工具是否到位。如何运用大数据去发现、分析、改善营运能力以及加强用户体验是精髓,在政府治理上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使用能力的策划与落地。然而,在我国城市管理中,大数据只得到了简单初步的应用,欠缺数字化思维制约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过去经验所得,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基础是做好数据治理工作,进而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政务服务”。互联网的数据反映的是市民的行为,每项政策都可以通过数据为市民展示实施带来的效果,由此可见互联网数据是最直接地洞察了解市民生活现状的渠道。
如今各类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普及度越来越高,覆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出行、消费、支付、社区活动等。这使得城市管理者多了一个更直接了解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微细血管的能力,对于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洞察维度。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对于小孩、老人、农民等边缘群体,互联网的数据覆盖度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关注,避免产生偏差。
读书周刊:如您所说,大数据的应用已遍地开花,催生了诸多行业变革。您认为目前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方面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
车品觉:首先,从政务数据管理现状来看,数据的采集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自然而然由政府服务所产生的数据都是纵向深入的,而缺乏横向关联,由此导致信息发展多处于数据孤岛竖井的现状。
我觉得各地城市管理者的首要工作目标是汇集各委办局的数据;根据质量、产出频次、数据是否有闭环等,来绘出描述现况的“数据地图”;然后再以当前目标斟酌地图内哪里有数据稀缺现象,哪里有更新太慢的问题等。
其次,大数据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3至5年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例如,阿里巴巴做了多年的数据治理,但是数据的汇集共享并非直接给阿里巴巴带来了直观的收益,而是在解决单个问题时发挥了极大的价值,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以点带面逐步产生效益;城市管理者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治理亦需如此,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希望解决的问题不够聚焦的话,可能会让大数据发展走弯路;政府数据的汇集共享需要从具体的民生问题场景作为切入点,解决一个问题后,再逐步覆盖面,而不是大而全的运动式项目一步解决全部问题。
读书周刊: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上海也在不断地探索。比如,上海刚刚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于今年7月开始正式施行。如果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您有怎样的建议?
车品觉:一是要从物联网角度看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海外智能城市建设的实际案例。已经有很多城市在其市政基础设施上安装传感器,以便城市管理者能够具备实时管理的能力,例如本书中提到纽约市利用传感器数据监控餐厅倾倒餐后废油的问题。
二是必须要强调数据闭环的重要性,要知道市民有没有推行垃圾分类,他们做得怎么样,垃圾分类的结果要反馈到每位市民,要让每个不实行分类的人知道后果是要自己要承担的。此外,要利用数据可视化为市民展示垃圾分类带来的优缺点,以往传统的政策实施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体现政策效果,而现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让市民直观感受垃圾分类措施带来的长远效果,从而激励市民主动配合政府实施垃圾分类来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数据分析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分别是对比、细分、溯源。城市治理的立足点应该是在拥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利用精细分析为城市把脉,城市能够沉淀过去对及错的经验为未来的科学决策打好根基。在追本溯源的时候,我们就更能体会到互联网数据的重要性,因为城市的问题肯定不是单一问题,有很多前因后果。这就好像以前我在做淘宝网分析的时候,浏览商品的行为数据与交易数据同等重要。例如顾客把商品放入购物车,就表示了他的购买意愿,最后没支付成功可能是因为运费太贵。
不要忽视文化的阻力
读书周刊:现在公认的看法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在大数据时代,美国走在了前列。本书由纽约市前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哈佛大学教授苏珊·克劳福德共同撰写,都在哪些方面会对中国的智能城市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车品觉:本书让国内城市治理者借鉴的最佳实践就是智慧社区的概念,改变了政府传统治理城市的模式,激发了每个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利用数据赋能公共机构及市民,让各类角色参与城市治理。同时,智慧社区的概念不局限于地理位置层面的社区,而可以扩散到虚拟社区。纽约市的数据驱动得到了当时市长布隆伯格的支持,加上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的推动,才有了各种大数据、智能应用的实施,更重要的是这项举措成功引领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理解使用数据治理城市的好处。
国内的城市管理者在管理魄力上毫不逊色,能集中精神办好大事。但我觉得在科技的普及上,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加快培训,这才是软实力。要知道数字化转型当中文化的阻力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读书周刊:技术不仅仅是技术,在智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文化会对城市治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车品觉:西方国家的管理者很多都是采用聘用制的,他们在成为市长或是部门首长前很多都是从事民事工作的人员,不少市政府的职位是通过对外聘用的,聘用之前在企业担任过职务,熟知To C(发现用户需求)业务运作模式的相关人员。而我国的相同职位大部分都是经过政府体系培养多年的干部,他们的优势是非常了解城市管理的机制,明白各部委协同工作的机制。个人认为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但应该有互补作用。
“能”字是力量的表现
读书周刊:您曾与本书作者之一,纽约市前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对话,向他提问如何定义智能城市,他的回答是,“更聪明、响应能力更强的城市”。那么,您怎么定义智能城市?
车品觉:在智能城市之前,我们一直说的都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智能城市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差异不大,但是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人民期待的愿景,当城市变得有智慧的时候,城市中的老百姓更能舒适地享受简单生活,正如上海的一网通办就是一个让科技多跑路的例子。而智能城市更强调科技的泛化,更关注科技能力的提升,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具提高城市治理效率,赋能于营商环境等,鼓励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的治理与建设。“慧”字是随心的,“能”字更是力量的表现。
读书周刊:您心目中,未来的智能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车品觉:未来的智能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治理更加柔性化、服务精细化水平也将大大提高,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智能城市可以容纳更大量的人口,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缓解各种“城市病”,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如果未来的智能城市是成熟的话,市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便捷与简单。
其次,未来智能城市由于智慧社区尤其是虚拟智慧社区的普及,可以让市民积极地投入城市治理工作中,每个人都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犹如本书中提到的共享平台,每个市民都会积极地参与道路维修,市政人员会根据市民上报到平台的道路问题及时分派维修人员进行维护,这样会大大提高城市维护水平,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读书周刊:相较于市面上其他探讨大数据与未来城市的书籍,您认为本书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车品觉:本书是以纽约市前副市长史蒂芬·戈德史密斯先生亲身管理经验总结而成,是智慧城市建设、精细化治理实践的记录,而以往的智慧城市书籍更偏理论,隔靴搔痒;虽然与国内各地政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本书为国内的城市治理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读书周刊:翻译这本书,给您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您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获得些什么?
车品觉:当时看完本书英文版后,我就立志于将原著翻译过来,作为大数据的从业者,建议城市治理者都应该阅读学习。智能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多年的实践与努力。
我最大的心愿是未来国内的城市治理者可以出一本类似的书籍分享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经验,因为国内城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国外城市管理所未曾面对的,我相信一定会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