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7年至164年之間的《但以理書》,講述了巴比倫尼亞國王尼布甲尼撒攻打耶路撒冷,俘虜了以色列囚犯,並將他們帶回巴比倫的故事。
尼布甲尼撒下令要挑選最英俊、聰明、健康的囚犯接受訓練,好讓他們在皇宮裏執勤。按照國王的命令,這些囚犯會有3年時間學習巴比倫語,並享用與皇室成員相同的酒食。但囚犯但以理暗暗發誓,他不會讓皇宮的酒食「玷污」自己的身心。他說服了守衞只給他和3位朋友吃素食,因此在這3年的訓練期內,得以延續他們的素食方式。
3年期滿後,這4個人的智慧和技能遠超常人,國王最終選擇了但以理和他的素食夥伴們,而沒有挑選雜食者。這一仗勝利可能不會讓如今的素食主義者感到訝異。
但以理似乎已經勾畫出現今臨床科學試驗的大致輪廓:他選擇自己和他的朋友們作為自願的受試對象;非素食者的囚犯則為對照組,測試的結果顯示素食者最低限度沒有因為素食而影響其優秀的體格及智慧。
最近一本新書Power of Experiments描述了上述的故事,並認為這是利用實驗方式作為選優方案的始祖。到了今天,這種選優測試已經是互聯網企業的必備技能,例如在淘寶的應用上,可能每天就有過千個選優測試在同時發生,找出最佳的用戶體驗。不過實驗的背後有一些關注點的定義是類似的,例如:
- 對照組:該組作為與實驗組進行比較的基礎;實驗組:小組中的實驗參與者將被施加額外的測試因素;
- 自變量:用作衡量影響的變量;
- 因變量:關注的結果;
- 平均效應:受測試對象加入處理因素後,通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所得出的平均效應。
你可能會問實驗選優的方式,為什麼現今這個時代如此重要?因為在過去線下的環境,很難做到像互聯網的出現後,擁有可以作出大量實時測試的技術能力。作為大數據的專家,筆者認為更有趣的是在接近全量數據的環境收集下,每天的自然「意外」結果可以給予我大量未來選優的靈感。例如某地方忽然停電,幾天後恢復供電,購買行為與平常有差異;「光棍節」凌晨的頭十分鐘到淘寶購買的顧客,裏面出現一群平時從來不光顧的用戶,這都會意味着什麼?
車品覺_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