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三个层次的认知偏差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对数据资源的“用”和“养”,特别在当下急剧变化的世界中,敏捷的应变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存及创新之道,而敏捷的背后则需要有厚重的数据能力作支撑。因此,如今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急切,但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在全力以赴推进数字化转型之前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应该如何找出切入点?如何设置转型中的优先次序?数据中台与数据治理有多重要?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与业务发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的领军人才?如何判断转型做得对还是错?看来大家都意识到了走弯路会带来沉重的代价!

当数据的积累到了一个量级,外部数据的视角变得越来越关键

管理层的犹豫其实可能来自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三个层次的认知偏差,企业如果能够及早识别出这些认知偏差,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第一层认知偏差:只注重效率,而忽视效果

首先,谈到数字化转型,大多数企业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提升效率,但落到实操上,往往会陷入第一层认知偏差中,也就是认为: 企业中的业务单元可以运用自身拥有的数据,利用分析工具及算法就能将问题解决。这种想法欠缺外部视角,没有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其与外部数据进行连接而产生的洞察力。这个认知偏差更会导致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各自为政,数据资源分布零散缺乏合力, 而且在数据战略资源上的布局也必然是缺失的。别忘了大数据有别于普通数据的正是其全域打通的连接能力。

第二层认知偏差:只变革技术,而忽视管理变革

在第二层认知偏差中,企业尽管已经意识到,充分打通数据并改善数据质量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与效果,但却可能忽略了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利益问题及与外部的竞争关系,这背后往往还涉及利益分配及本位主义等问题,组织上下不协调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因此,数字化转型其实也会涉及更高层次的问题,这亦是传统管理有待变革的原因。

大概在2012年的四月,淘宝网的高管一起参加在桐乡的共创会。当时的所谓共创会即是自我检讨大会,背景是淘宝网经历了几年的高增长后,内部出现了很多腐败的现象。我们担心淘宝的初心已经不再,希望通过深度及真诚的倾诉找出,障碍我们成长的原因,应该作出什么改变!

第三层认知偏差:需要用开着飞机换引擎的心态来看待数据战略

第三层认知偏差表现在企业对“谋定而后动”与“小步快跑”    的平衡点的拿捏。大企业容易因为过度计划而陷入原地踏步的状态中,小步快跑虽然有利于快速迭代,但却容易缺乏全局考虑,进而造成重复性建设,甚至最终只能推倒重来。其实,只有少数企业会有这种认知:把试错纳入战略及顶层框架的一部分去考量,然后不断在实践中复盘及打磨,以及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到有效的方法。总之,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干出来、打出来的。

企业都应该在启动数字化转型之前对以上问题有所认知及判断。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存在完美的答案,关键是不要让试错的成本放得太大。如果要我用两句话来说明我这 10 多年经历所学到的教训,我会说:第一,切忌好大喜功;第二,不要把数据转型看成简单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