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象徵先天與後天的數據,有朋友就問到那麼居住的地方有先後天之說嗎?
筆者分享一下個人的淺見,先舉個例子:凡是一些地方有個「灣」字,例如長沙灣,即使後來經過填海,它的先天就是近海邊,在「回南天」時還是會比較潮濕。如果不關注這個先天因素,在後天還是比較難察覺的。
以上的說法又稱為「堪輿」,「堪」為高處,「輿」為低處,即為研究地形河川的學問。筆者認為「堪輿」才是看風水選擇住處的先天本質,而不是在哪個方位放個魚缸這麼簡單。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若潮濕的問題換在北方,這個問題就不大了。
認識先天因素的存在,對未來很多趨勢發展,肯定有極大幫助,其中老年化肯定是關鍵之一。世界人口平均年齡的中位數就從1970年的21.5歲增加到2020年的30.9歲,更預測到2100年會達到41.9歲。這給我們什麼啟示?
以香港為例,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會從目前的17.5%,在30年間增長至34.7%。雖然這是全球的現象,但對某些國家或地區的衝擊會相對大,我們可用一個高齡人口撫養比(每100位20歲至64歲的工作人口,需要扶養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數目)作分析。
香港在2019年撫養比是26,但到了2050年時估計會增長到71。老齡化將對社會帶來無數「後天」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是稅務收入將沒法抵消人口老化所帶來下降的生產力及上升的政府開支。預測到了2035年大部分的國家都需要增加10%以上的稅收來應對這個變化。
年齡老化的影響層面深遠,除了經濟之外,也包括醫療及城市規劃等。解決這些「先天」難題,當然更不能像風水的例子,移動魚缸就能解決。雖然大家都把希望寄託在人工智能等科技之上,但世上真有這顆靈丹妙藥嗎?筆者深信除了科技之外,我們應該首先利用數據去深入了解現況,然後才能對症下藥。而數字化轉型正是這一切的根本。
最後筆者忽然在想世界人口老年化的其中主因是醫療科技的發達,使人類壽命變長了;而解決的方法也同樣是依靠科技,那科技愈進步的結果會帶來一個怎樣的未來?
車品覺_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